中、美買房的條件比較:北京買房還不如移民
來源:http://view.news.qq.com/zt/2010/yimin/index.htm作者:北美購房網(wǎng)
掃一掃,隨時看
北京的房價越來越貴,簡直就是要一天一個價的節(jié)奏。如今,很多人開始比較中美買房那里更劃算。
買房VS移民 投入產(chǎn)出比
顯性投入對比——購房略微勝出
北京購房 |
投資移民 |
2010年5月份,北京樓市的新盤均價為25680元/平米。 如果購買一套90平米的房間,將投入231萬元。 并沒有計算隨之而來稅費、裝修。 |
美國:342萬 加拿大:235萬 澳大利亞:454萬 新加坡:962萬 |
理論上,在房價超過3萬元的地區(qū)(比如北京二環(huán)內(nèi)),有能力購房的人都具備了移民美國的條件。
當然,覺得“投資移民”成本太高的人,可以選擇“技術(shù)移民”,一般消耗在4-5萬元(含中介費)。
每天都有近60名教育背景良好、工作體面、收入頗豐的中國中產(chǎn)精英同時向加拿大移民局遞交移民申請。…[詳細]
隱性投入對比——半斤八兩
北京購房 |
投資移民 |
住房隱性成本的幾個方面: 社區(qū)服務(wù)、交通成本、教育設(shè)施、購物、娛樂等。 越是大城市,越是市中心,隱性支出越高。…[詳細] |
倫敦大學(xué)經(jīng)濟學(xué)家Nattavudh Powdthavee運用分析得出,假如一個人從經(jīng)常能見到家人和朋友的城市搬到另外一個不能常看見他們的城市,他需要每年多掙八萬五千英鎊來彌補由于遠離這些人所失去的幸福。一個月見一到兩次朋友和親人的價值相當于三萬英鎊的額外收入。…[詳細] |
更簡單直白的成本就是:某人在北京一住幾十年,過慣了親人朋友大規(guī)模散布首都各角落,一個電話就可以呼朋引伴的日子,未來如果失去這份踏實的逍遙,還能不能晃晃悠悠的快樂著?
這是個因人而異的變量。實際中,大量中國人,依靠匯款來彌補家人為他擔當了家庭責任和義務(wù)的報償。
顯性收益對比——購房繼續(xù)勝出
北京購房 |
投資移民 |
即便國家調(diào)控政策已然滿天飛,即便房價上漲遠超租金,投資性購房的威力依然不容小視。 |
在新加坡,生意有15%的利潤,已經(jīng)很讓人歡欣鼓舞了,可拿回中國呢?太一般了。” |
在波士頓,王征是一家公司的建筑工程師,小老板也是個中國人,五十多歲才爬到合伙人的位置,他覺得自己再這么呆下去,“閉上眼睛就能想到自己四十歲,五十歲,六十歲的樣子。”
回國后,在正處于急速上升期的建筑業(yè)中,王征很快成為一家兩千人規(guī)模的公司的副總,年薪是波士頓的兩倍。“回到中國,你會覺得整個人生都彪悍起來了,”他說,“那是30年走完人家100年的路的速度。”…[詳細]
北京購房 |
投資移民 |
無論如何強調(diào)“資源”、如何強調(diào)“人脈”,你花幾百萬在北京買套房,連個北京戶口都辦不了,不是么? |
無論以上的一切成本多高,到這里就都可以把等式做平,甚至這收益更加令人眼紅—— 投資移民,可以支付轉(zhuǎn)型期的中國所付的或忽略的代價:規(guī)范的法律、先進的理念、孩子的教育、高福利、低征稅點、健康的空氣、安全的食品、免簽多國護照的便利等。…[詳細1]…[詳細2] |
佐證1:多年前以人才名義被北京市授予綠卡“居住證”(非北京戶口)者,多年后其子女卻不能在北京參加高考。由此造成有的綠卡子女以自殺相抗。…[詳細]
佐證2:移民馬舒至今保存著2001年初時,他剛到加拿大時看到的一份報紙。上面刊登著當時的加拿大總督(類似于中國的公安部長)因為多用了10萬元人民幣裝修辦公室。被媒體曝光后,道歉無果,只好引咎辭職。
對于房價飛速上漲的中國來說,我認為也許我們應(yīng)該將視野放得更遠,關(guān)注一下海外市場,可能會發(fā)現(xiàn)一片新的天地。
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北美購房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(quán)均屬于北美購房網(wǎng)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(quán)不得轉(zhuǎn)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。 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北美購房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標簽:在哈爾濱,買房,條件